关于我们
试点园区风采
湖北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

  2014年以来,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关心、支持、指导下,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全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后,园区严格按照发展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园区建设情况如下:

  一、积极推进园区建设

  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位于襄阳市北大门,距市中心12公里,距襄西、襄北及二广黄集高速出入口10公里,新207、316国道穿境而过,紧邻郜营铁路货运中心

  园区规划面积22.8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主要以纺纱、织布、印染、家纺为主,已基本建成;二期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主,主要作为纺织服装服饰、加工面料辅料、纺织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中心区。

  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总投资25亿元,目前已投资10亿元,修建了“四纵六横”30多公里道路,基本形成了一期路网大循环,水、电、讯等市政配套日趋完善;医院、学校、幼儿园、农工贸市场等配套建设全面启动;道路绿化、亮化,污水处理厂、供热、天燃气等设施配套逐步跟进。

  园区已入驻项目60多个,其中纺织服装项目30多个。2014年,园区在建项目42个,总投资330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3个,续建项目29个,省、市、区重点项目14个,在建纺织项目10个,总投资为200亿元。在建重点纺织服装项目有:总投资55亿元的际华湖北纺织工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华中国际服装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银龙集团纺织项目、总投资8亿元银河纺织项目、总投资20亿元新襄棉纺织项目、总投资30亿元天润纺织服装配套园项目、总投资3.8亿元新国缘纺织项目等。

  二、不断创新发展机制

  为进一步加快产业园建设,全面推进“五个一”的园区建设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为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提供重要支撑

  1、组建一个专业管理团队。20141月,襄州区委研究决定将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和伙牌镇进行了合并,成立区委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伙牌镇)工作委员会,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运行机制,组建一支专业管理团队,资源实现共享,人员打通使用,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并通过规划一体、公共服务设施一体、社会事务一体、经济发展一体的“四位一体”加快推进融合步伐,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同时,组建了“八大工作专班”,开展“两包保、两服务、两落实”服务活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2、成立一个产业链招商专班。一是科学定位。按照产业的特点,确定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这个目标不动摇,搞好项目对接、产品对接和产业链对接,培育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集聚。二是组建一支专业招商队伍。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区委常委、副区长、党工委书记张双成区长主抓,区直各职能部门参与的招商队伍,同时,整合区招商局、园区招商局和驻外招商站点,紧盯纺织服装发达地区,进行驻点招商、定向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三是明确目标。科学编制产业链招商年度计划,确保引进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纺织服装产业。2014年计划完成协议资金22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完成40亿元。截止目前,已上会通过了投资30亿元的金镶阳30万锭纺纱项目、投资8亿元的银河30万锭纺纱项目和投资2.4亿元瑞源10万锭纺纱项目;已对接了深圳同兴服装、服饰包装项目,意向投资1.2亿元;对接了贵人鲨鞋业项目,意向投资1亿元;对接了北京益友日用品项目,意向投资1.8亿元等项目。

  3、建立一个投融资公司。区委、区政府批准同意成立一家投融资公司,解决园区建设资金瓶颈问题。现已注册成立了襄阳市春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一是创新融资手段,拓宽融资渠道。有效整合政府资源,充分发挥融资平台的作用,保障重点项目及园区开发建设各项领域的资金需求。目前,已与襄阳市交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信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达成意向性合作。现正在向市交通银行进行2亿元的申贷工作。二是严明纪律,确保资金安全。园区各部门在切实履行职责的同时,加强配合,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紧密衔接,重点抓好“征迁安置”、“征地”以及重点项目建设的监督,切实做到“事前要堵住”、“事中要卡住”、“事后要审计”,保持整个监督过程的无缝衔接,确保资金安全、高效。

  4、搭建一个优质公共服务平台。在小清河区域规划1.6平方公里,建设集商住、商务、会展、教育、卫生、文化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投资20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满足中、小企业入驻;投资3亿多元,建设集创业孵化中心、研发创新中心、产销展示中心为一体的创业服务中心,目前孵化中心已经规划,研发创新中心已与武汉纺织学校签订意向协议。

  5、建立一套项目建设督办协调机制。确定“双十工作目标”,召开服务秘书会议,下发重点项目服务秘书包保任务,建立完善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项目建设月调度观摩制、项目落地代办制、项目建设包保秘书制等一系列制度,确保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特别是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协调推进工作督查机制,从项目引进开始介入督办,在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实行重点督查,解决项目开工准备和实施中的矛盾问题,督促主管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牵头抓好责任重点项目,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