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8年  
1999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019 年 11 月 4 日)

  五年重点工作回顾

  中纺企协是我国纺织行业最早成立的协会,至今已走过38个春秋。第九届理事会自2014年3月成立以来,秉承“坚持为企业和企 业经营管理者服务”的宗旨,在国资委、民政部、中企联、中纺联 的指导下,在会员单位的支持下,遵循协会章程,以为企业和企业家 服务、推进产业转移、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为主线开展工作,致力于成 为政府、企业和社会间的桥梁纽带,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公共 服务平台;国内外纺织行业资源互动与整合平台,行业话语权提升的重要平台和舆论高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实施平台,国际一流企业家成长的平台与腾飞的摇篮。

  五年来,在市场需求增长放缓,不确定因素增多的不利形势下, 我们欣喜地看到,纺织企业的改革与管理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企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家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

  中纺企协“三位一体”(企业家、产业集群、产业园区)的架构日渐牢固,形成了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2017 年以来,行业形势和企业需求不断变化,中纺企协制定了“一体两翼”(一体: 管理和管理创新,两翼:科技进步和产业金融服务)的工作方针, 从信息化管理和投融资工作入手,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挖潜服务能力。

  (一)以管理创新,推进纺织业高质量发展

  201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首次提及“新常态”,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 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 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中纺企协第九届理事会正是在中国经济进 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产生的,引导和支持广大会员单位适应新常态,应对新变化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五年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亲历了纺织业逐步适应新常态、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五年。与此同时,这五年,也是中国纺织企业和企业家积极应对挑战,不断调整升级的五年。

  纺织业作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也进入了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通过多年发展,纺织行业积极进行调整升级,加速向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和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迈进。2018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达 5460 万吨,占全球一半以上;化学纤维产量突破 5000 万吨,占全球化纤产量三分之二以上。从具体指标来看,中国纺 织工业除个别指标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外,绝大多数指标已接近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已拥有全世界最为完善的现代纺织产业制造体系,产业链各环节制造能力与水平均位居世界前列。“纺织强国”目标已基本实现。

  收获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市场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给外向型特征明显的纺织行业带来一定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以民营和小微企业为主的纺织业面临着质量效益不高、成本上升、融资难、资源环境约束、产能结构性过剩、核心技术缺失、价值链低端固化等问题,整体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解决这些问题绝非朝夕之功,我们既要有打破藩篱的决心,也要有久经磨砺的耐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纺织企业数量上完成了从国有绝对为主体向民营占98%构成的变化。这些年来,纺织企 业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的不断改善和创新,不同时期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改革和管理内容的应用和变迁,如全面质量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等一直是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引擎。管理是永恒的主题。未来,以信息化管理为导向,科技进步和以人为本基础上的管理创新将会成为推进纺织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中纺企协是靠抓管理而成立并发展起来的,工作重心也从成立之初的抓改革延伸到管理创新,通过总结和推广在全行业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创新成果,促进企业管理领域的交流学习,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顺应全球制造业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协同化、平台化、服务化和绿色化趋势,努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优化全球布局,提升企业的国际经营能力,用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等重大任务贡献力量。

  (二)以信息化、数字化,推动企业增强内生动力

  第九届理事会成立之初,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传统纺织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进程中,信息化建设相关产业成为新增长点,具有明显的引领作用。 五年来,中纺企协积极推动企业加快开拓创新,使行业企业两化融合建设和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行业内有接近50%的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已经步入了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的发展阶段,“两化融合”支撑的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应用明显增长。

  在管理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 管理信息化正在向综合集成方向发展,延伸到设计、工艺和生产环节。纺织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更加着力于加强自身的管理,通 过信息化建设实现降本增效。

  在生产领域,印染、棉纺、化纤、针织等行业的纺织装备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制造成为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上的集中体现。服装行业的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智能化生产等新模式应用风生水起。

  在电子商务领域,B2B、B2C 贸易快速发展,纺织品服装对消费市场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2014年至今,纺织品服装的网络零售额一致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据统计,2108年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突破6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超过1.4万亿元。

  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创新驱动的新动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要 求、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产方式,行业发展与经济体制、市场机制,以 及全球化条件下跨国资源的结合日益紧密,对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人 才也提出了新要求,纺织企业管理创新工作亟须厘清发展思路、探索 发展路径。

  (三)以新时代使命,服务于企业和企业家

  五年来,中纺企协以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组织为使命,立足行业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及时反映行业、企业诉求;承接政府职能转移,配合政府部门做好纺织行业管理工作,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1.开展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协会的常态性工作,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以调为手段、以研为目标,力争做到常规调研有创新,专 题调研有深度。

  在实地调研方面,结合中纺联春季调研、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专 题调研等契机,中纺企协先后走访了江苏、陕西、宁夏、湖南、江西、 河南等地重点产业园区,安徽、江西、辽宁、福建、江苏、浙江、山 东、四川、内蒙古等地重点产业集群,以及数百家企业。

  在问卷调查方面,“中国纺织企业经营管理者调查问卷”至今已 经连续开展了 38 期。以这项工作为基础,中纺企协先后开展了企业 管理现状问卷调查、企业信息化管理两项专题问卷调查活动、副会长 需求调查和会员服务调查等。

  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不仅提交了“中纺联企业经 营者跟踪调查报告”等多个专题报告,还完成了工信部委托的“纺织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我国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行业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智能制造新时期的工匠(管理)精神” 等课题任务和《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目录(2018)》修改工作。

  2.推进区域合作

  为了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东中西不同区域间会员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中纺企协充分发挥集群试点和园区试点优势,一方面在各省市纺织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因地制宜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发展地区经济、擦亮区域品牌。另一方面,从产业转移试点园区融入国家区域结构调整大框架,致力于解决区域间产业经济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强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工作是服务广大中小企业的重要渠道,目前已有216个产业集群地区与中纺联开展了试点共建合作关系,共同 致力于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特色小镇建设,开展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等重点工作。这些集群地区覆盖了大量中小纺织企业,为提升广大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水平奠定了基础。

  推进产业转移工作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目前中纺联已与 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 46 个纺织产业园区建立了产业转移试点联 系,搭平台、促合作、定规划,做咨询,积极开展服务工作。五年来, 先后与河北衡水工业园、河南西平工业园区、宁夏石嘴山工业园区、云南保山工业园、四川绵阳市三台县、宁夏利通区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多个地市合作推动产业发展,协助云南工信厅开展云南部分州的产业和招商规划。

  3.投身产业扶贫

  为精准有效地开展产业扶贫工作,中纺企协率先在纺织行业内对产业扶贫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调研,中纺企协了解到德州恒丰集团等多家企业积极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同心县的精准扶贫工作,以此为契机于 2018 年 7 月 31 日在吴忠市利通区召开了全国纺织产业精准扶贫推进会,表彰了全国各地 31 家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企业,为他们提供 了交流和推广成功经验的平台。会议的举办揭开了纺织行业有组织、有规模、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产业扶贫工作的序幕,也融入到中纺企协的工作中。

  集群工作委员会在调研中组织考察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邢台市威县,集结优势资源深挖合作空间,为当地进一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园区工作办公室在调研新疆、云南、广西并参与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时,也将产业扶贫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

  4.提供精准服务

  作为“纺织企业家之家”,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是中纺企协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服务会员单位,中纺企协借助中纺联春季联 展和秋季联展等行业大型展会举办契机,集中拜访参展会员企业,了解企业需求,捕捉行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五年来,协会不断增强信息平台建设,以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包括会员数据库、会员工作联络群、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中国纺 织企业家俱乐部微信群、产业转移微信群、产业集群微信群等,使信息交流更加及时,实现了企业家、产业集群、产业转移试点园区“三 位一体”的及时互动效应。其中,微信公众号“中纺企联”关注量从初建时的千余人增至20万人,在行业同类平台中保持较高水平。

  为了促进会员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纺企协针对社会热点和企业家需求的不断变化,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园区、集群、企业的需求开展了多层次、多主题的产业对接活动。如:新技术创新空间展示活动、盛泽面料万里行、中国纺织服装绿色生态锁边林工程等主题活动,以及东丽功能性短纤维推介会、安徽丰原聚乳酸新品研讨会、珍珠技术产业联盟成立大会等诸多个性化对接推介活动等。 在国内,组织会员企业考察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等重点地区纺织服装专业展示交易活动。 在国外,组织会员企业考察海外重点纺织服装市场,与美国、加拿大、 法国、意大利、瑞士、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埃塞俄比 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行业组织、商业机构建立紧密 联系,考察参观米兰面料展(MILANO UNICA)、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 展览会(巴黎)(CTAF)暨巴黎国际服装服饰采购展(APP Paris) 及 TEXWORLD 服装面料展等国际著名展会。

  为了提升广大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中纺企协先后组织开展了中国纺织行业中层管理者管理技能提升训练营(柯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逾期应收款管理和催收技巧训练营(柯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 管理者绩效管理技能提升训练营(盛泽)、集群地区纺织企业培训班(汶上);协调组织青岛红领、南山集团、山东海思堡、青岛纺联物 流集团等企业参加了国家工信部组织的智能制造及其在消费品工业的实践高级研究班,受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

  为了提升纺织企业和企业家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中纺企协不断创新会长沙龙、常务理事会、理事会(中国纺织企业家年会)和全国纺织企业家活动日(石狮)等品牌活动的主题和形式,不断拓展和细化推优工作。在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和中国企业联合会等推荐行业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同时,中纺企协认真组织开展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工作和全国纺织优秀企业家评选工作,总结推广优秀管理创新成果,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五年来,先后组织出版了《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经典案例》和《中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蓝皮书》等。

  借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契机,中纺企协与百盛集团跨界合作开展了必胜客餐厅“出色中国”主题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照片墙 向全社会展示纺织行业40年来的发展成果,并向中纺联推荐查济民、 付万才、周耀庭、刘石祯、邱亚夫、赵林中、陈丽芬、王林祥等多位业内优秀企业家,关海权、张永安、陈惠良、谭志强、张林洪、侯志 平、钟淦泉、沈顺年、张远航等为集群工作做出重大贡献者为“改革 开放 40 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此外,还与《中国纺织》杂志社合作出版了《改革开放40年——致敬中国纺织人物》一书,辑录了60余家纺织行业企业管理者的动人事迹,讴歌创业创新精神。

  (四)以专业化、规范化,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自身建设是中纺企协履行职能、提供服务的基础。五年来,中纺企协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构建富有活力、运转规范的工作新格局。随着工作人员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年轻化、专业化的工作团队逐渐壮大,行政、人事、财务等管理机制逐步朝着现代化社团的方向迈进。

  1.注重党建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中国共产党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联合党委的指导下,企管协会党支部充分认识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目标、更高的标准,推进党建工作,努力做到思想上更到位、认识上更 深刻、行动上更自觉。

  一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切实将党的新思想、新理念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新要求、新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积极作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深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严肃党内组织生活,着力抓好基 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把优秀人才吸纳到党内来,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 育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两个维护。

  2. 培养团队精神

  良好的团队建设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为了培养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中纺企协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在定期开展内部培训的同时,广泛联系国际贸易、 消费品、企业管理、智能制造和企业实战专家,多方开展外部培训,充实协会智库。

  为了让团结协作的企协精神深入人心,2016 年,协会借成立 35 周年契机开展了以“传承与突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曾为协会工作付出心血与汗水的老中青企协人的共同努力下,出版了中纺企协成立 35 周年纪念册《传承与突破》,以大量文字和图片翔实地记录了各 时期的工作重点和成功经验。在强大凝聚力和归属感的支撑下, 2017-2018 年,协会在保证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顺利完成两次搬迁工作。30 余年来的资料和物品均保存完好,成为下一步工作顺利开 展的坚实保障。

  3.完善各专业委员会等分支机构 五年来,中纺企协不断调整完善会员结构,增大中小企业比例,增加了纺织服装后道企业和金融、互联网等领域的企业,拉长了会员 结构线,形成了大中小会员企业资源、信息共享、联动创新发展的格局。

  针对会员单位的不同定位,纺织青年家工作委员会、中纺企协产业投融资工作委员会、中纺企协总会计师工作委员会等分支机构每年开展活动,加强了同类会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受到各方好评。

  在第九届理事会的共同努力下,全体会员单位与 216 个产业集群 和 46 个产业园区形成了点、线、面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